老子借錢理財學

| | | 引用 (0)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蘊含「計畫、慎始、貫徹、寡欲」四大理財原則,可作座右銘。

第一是先規劃、後理財。老子說:「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凡事先作計畫,做起來才事半功倍。

例一:和黃手持現金千多億元,最近還發十年債券,用七厘多息,在市場再借百餘億元,為甚麼?趁有錢時借錢,因銀行喜歡借錢給有錢人。借錢應急則無人肯借,借得到也是高利貸。

例二:先付自己。每月出糧先扣起部分付給自己,存入定期,防止自己不能依預算,亂使錢。

第二是從細做起、從易做起。

老子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財要重視開始、重視小錢。早日開始儲蓄,時間一久,小錢變大錢。錢生錢,等於多一個人替你賺錢。累積相當日子,就像孫悟空拔一把猴毛變成一隊馬騮。有人代勞,自己反而不必工作。

第三是貫徹執行,慎始慎終。

老子說:「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理財最難在儲蓄,儲蓄最難在持恒。儲蓄之可能,在於維持一個「用之者寡,生之者眾」的結構。前者靠節儉,後者靠勤勞,均非愉快之事。這裏有三大挑戰:開始難,堅持更難,抵終點最難。期間長逾三十年,每個十年要比上一個十年難許多。要於長途賽事爭勝,志氣最重要。

第四是寡慾念,省財用。老子說:「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自奉甚儉才有資源為善,才能得到人生之全面成功。

如需了解更多借錢資訊,請到我們888借錢網、5880借錢網、money-news錢訊借錢網查詢,我們將會為大家定期新增借錢資訊。

中集集團發布公告表示,公司通過向安瑞科(03899)出售中集集團資產併認購安瑞科發行股票預案。

公司擬向安瑞科出售部分資產併認購其股份,擬出售的資產包括南通中集罐式儲運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張家港中集聖達因低溫裝備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目標集團」)和荷蘭    博格工業公司的Holvrieka(簡稱「歐洲目標集團」)。

按資產出售中國協議之補充協議及資產出售歐洲協議之補充協議,擬將中國目標集團2008年資產負債表上顯示的淨額約為1﹒5億元人民幣的仍須歸還中集車輛集團的關聯方借貸中的1﹒3億元人民幣予以豁免。

公告稱,安瑞科原計劃發行的每股作價為4﹒49元,共發行20﹒18億股新股,現將每股作價調低至3元,計劃發行14﹒14億股新股。

公司是次向下屬公司安瑞科注入資產認購股份的方案,符合國家法律和中國證監會的規定,將集團的南通中集、聖達因、Holvrieka有關資產和業務注入安瑞科,有助於為公司的罐式裝備業務建立統一的運營管理平台,在市場銷售、採購、技術研發、管理等方面實現協同效益,在罐式裝備領域的業務發展和投資等方面避免同業競爭、實現資源共享和良性互動。同時,也為罐式裝備業務未來發展新業務、拓展新的盈利模式打下良好基礎,並有利於增強公司未來的資本市場融資能力和持續盈利能力,符合本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交易完成后,公司在安瑞科的普通股持股比例將由原來的41﹒55%增加至56﹒59%。假設未來某一時點可轉換優先股全部轉換為普通股,公司在安瑞科的總股權比例將變為80﹒13(由於超過最高75%的持股比例上限會引發退市,在該種情況下公司會將部分股份配售給公眾股東)。

「每個病態賭徒背後,都有一個病態家人。」一個賭字連累恩愛夫婦陰陽相隔,工福問題賭徒復康中心總監潘仁智表示惋惜心痛,並呼籲市民引以為鑑,在家庭成員沉迷賭博初期,即採取措拖防止情况惡化。

潘指出,對病態賭徒來說,賭博有3種用意,包括逃避現實、以小博大及邁向死亡。「在賭局中,病者可暫忘身體痛楚,又以為可以贏錢賺醫藥費,或者沒有勇氣自殺,當輸錢時,就認為自己是被迫死」。

根據個案分析,潘直指賭癮是由淺入深,家人應抱着「三不錦囊」去面對爛賭的家庭成員,即「不離、不棄、不借」。最初輸錢時,若親人堅決不借錢,賭徒就明白到要自己承擔後果,繼續沉迷賭博的風險就會減低。

「賭徒的家人亦可向賭博機構求助,因為肯出錢,有時反是問題根源,所以他們都要接受輔導,明白輸錢,不借錢,都不是自己的錯」。他說,市民若想協助病態賭博的家人,應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明愛向晴軒「智慧理財及債務輔導」服務主任翁麗萍指出,任何債務問題都有解決方法,「就算是『大耳窿』,他們都是想討債,不是討命」。該機構與會計師及律師合作,免費向財困者提供專業意見,約有七成求助者會照做,並有正面效果,呼籲受困者積極求助。

G20峰會評論系列﹕美貨幣政策禍及全球

| | | 引用 (0)

G20峰會舉行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Jeffrey Sachs上周三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演講,他指美國過分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危機的禍源,G20巨額投資刺激經濟無可厚非,但不應厚此薄彼,忽略發展中國家的困境,中國也不應拿外匯儲備買過多美債,應該把錢留在國內投資,改善人民生活。以下為演說節譯。

美國聯儲局沒有好好管理美元,過分寬鬆的貨幣政策,令金融危機爆發得更嚴重。銀根寬鬆、過分容易取得貸款,令全球信用膨脹。不少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有不同程度的掛鈎,美元有獨一而無可取代的角色,美元管理失當,怎可能不影響全球經濟?

過去20年,已經出現多次泡沫,包括科網泡沫、後九一一的泡沫,以及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但美國都沒有好好處理,每當經濟有放緩迹象,聯儲局就用各種方法刺激、減息,讓經濟繼續增長,為今天的危機埋下炸彈。

格林斯潘以為,聯儲局可以讓經濟一直向前發展,但該停的時候沒有停,因為只有經濟增長,他才可繼續做主席,一直向前衝,結果就是衝出軌道。

歸根結柢,是因為美國制度有問題,讓格老可以做20年聯儲局主席,美國總統也有任期,任期屆滿就要卸任,但格老變相成為聯儲局終身主席,格老的錯誤也無法被糾正。

問題另一原因,就是金融監管愈來愈寬鬆,因為倫敦、紐約和其他金融中心之間的競爭,便利營商成為減少監管的借口,以吸引更多資金。這種現象其實也有政治原因,因為過去25年,華爾街和油公司控制美國政治,美國的財長來自華爾街,聯儲局則照顧華爾街,國防部就服務油公司。

至於歸咎於中國儲太多錢、買太多美債,這只是謬論,因為美國借錢的速度,比中國儲蓄的增加快很多。中國在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基本上沒有累積太多儲備,中國儲蓄和儲備急速增加,是在2004年、05和06年。這論據在時間上是站不住腳。

由2000到05年,股市增加30萬億資產、樓市又增加10至15萬億,結果帶來消費急速膨脹,形成極大的泡沫。當投資者發現,這種增長不能持續下去,泡沫就爆了,並引發連鎖反應,銀行資產惡化,單這一年,已經把這10年的財富增長一筆勾銷,消費也急速放緩,大家都對未來沒有信心。

要針對危機,短期一定要增加信貸、放鬆銀根,以及刺激經濟,但美國的隱憂是財赤過大,預計2009年的赤字將高達1.8萬億,究竟是要減赤,還是刺激經濟,奧巴馬政府仍舉棋不定。再者,現在與1933年的情况不同,現在政府的規模比當時大,稅收比當時多很多,再提高稅率將遇到很大的政治阻力。

各國採取的方法,例如揼錢入銀行、清理銀行壞帳,就是希望令整個體系可以重新運作,回到金融危機前的景况,讓經濟重新增長。這些華爾街式的救市,不是針對問題根源,因為危機是源於政治制度,以及金融缺乏監管,失去道德約束,只有按社會討論的共識,重新理順整個制度,才可保證經濟健康增長。

最後,令人擔心的是,發展中國家的情况,在整個討論中完全被忽略。發達國家發了數萬億救經濟、救銀行,但給發展中國家的款項,只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這些貸款的利息都是跟足市價!虧損累累的銀行,高層仍可以從納稅人口袋中得花紅,但政府同時又以財赤為由,拒絕給第三世界多些經濟援助,這就是我們的社會。

過去20年,金融危機是全球消費過度的惡果,停止這種過度消費可能也是好事。除了消費外,可否把多些錢投入環保、再生能源、改善貧窮國家的自來水系統、基建和學校?若有概念和創意,這些建設都是有效的投資,是可以賺取回報的。

以中國為例,中國應把投放在買美債的錢,拿去改善中國的民生,舉例說,中國都市未來數十年都會急速發展,建設更好的居住環境,要花大量資源。中國也可以與日本、韓國    、東盟及亞洲開發銀行合作,改善區域監管。

長線看好商品借貸價格的三大因素

| | | 引用 (0)

跟大家介紹一下,三大看好商品借貸價格的長線因素。

*新興市場人口,關係全球經濟*

第一項是商品實質供需情況。如果撇開近幾年美國樓市下滑開始引起的連串次按危機及金融海嘯,不計這些百年未必一遇的大幅波動,把眼光放遠一點,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東西方冷戰結束,新興市場湧現,起碼過半勞動力得到釋放,用於真正有效益的經濟活動上,上世紀開始,商品市場已逐步醞釀長期升市的條件。

事實上,突如其來的生產力提升,帶來不少經濟現象,屢次令人稱奇。例如90年代美國經濟有著一段長時間的繁榮期,失業率低,通脹率亦低,甚至把過往的財赤扭轉為盈餘,曾經令不少有識之士大惑不解,直到聯儲局主席格蘭斯班的分析出現,大家才明白,除了高科技行業帶來的增長外,主要原因其實是多個新興市場出現,生產力提升,壓低了通脹。

由此可見,這一批新興市場的人口,對全球經濟有著重大影響。經過多年努力,這些地方有了長足的經濟發展,不少人由貧窮變成小康,消費力大增,而另一方面則維持其工商業的發展,繼續大興土木,大搞基建。這種情況下,商品及原材料,以致能源的耗用,皆帶來龐大需求。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貨幣供應有增無減*

第二項是貨幣濫發的後遺症。這一點近來已愈來愈為人所認知,早前G20峰會前後,大家已在表達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憂慮。去年第四季在金融海嘯影響下,各種資產市場皆呈現系統性的市場下跌,大家只爭持現金,並把資金停泊在美元,為美元帶來一段時間的支持。

但慢慢大家認清了,美國經濟面臨嚴峻考驗,不在增加貨幣供應方面著手,根本不可能。不論是最近的量化寬鬆政策,抑或美國財政部和聯儲局想破了腦袋才搞出的公私合力清除有毒資產方案,又或者繼續發新債還舊債,種種情況都顯示,即使不必真的把鈔票印出來,也得在帳目上增發貨幣。目前美國財金官員絕不想重蹈上世紀大蕭條的覆轍,必然在危機出現時大力注資發鈔,務求市場資金充裕。

事實上,美國在非常時期進行非常手段的做法,已經不是新鮮事,近日則放寬會計準則中的按市價入帳要求。雖云不少人早已在去年提議如此,但亦證明,政府為了拯救經濟,已真的是盡其所能,平常日子較少用的方法皆可用,至於非常正統的增加貨幣供應,更是絕對不會手軟。

問題是,不單是美國如此,世界各地央行也把利率調低至極低水平,一樣有如此的增加貨幣供應舉動。多國要靠額外濫發貨幣來催谷起經濟信心,無限量的增加貨幣,相對於有限的商品供應,兩者之間的取捨,不必多言。貨幣與貨幣之間的變動未必大,但整體貨幣對整體商品則方向一致。

*全球角力爭位置,天然資源作籌碼*

第三項是全球角力爭奪籌碼。這是近來變得明顯之事。美國雖然仍然是當今最強國家,但經濟積弱的確影響其威信,要以借貸度日本來並無不可,可是當世人都看穿其以反覆貶值後的美元還款時,各國政府也無法扮作不知。結果是,反正世界新秩序正在建立中,但仍然亂局一片,大家趁有空間走位,便得盡量爭取有利位置,先行霸佔好位,就像仍未凝固之際,大家仍可安排不用的形狀。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除了軍事實力暫時不必爭論話語權之外,其他盡皆可爭。上述提及的全球儲備貨幣是其一,另一樣全球各國虎視眈眈的,是各地可以取得的天然資源,從近幾年多國的地緣政治活動,以及國與國之間的資源交易中,這種趨勢有愈來愈明顯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