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上趕著借錢,有的人上趕著借給別人錢。
有報道稱,商務部近日開了場“中國如何利用外資”專題討論會,參會官員、專家紛紛提出中國應該“只要技術不要錢”。簡單點兒說,就是中國現在“不差錢”,鉅額外匯儲備反倒成了負擔,中國現在差技術,而技術外商能帶來,所以如果有信用好的外商,比如微軟想要在中國建廠,可以由中國商業銀行為其提供100%的貸款,反正這些外商“高盈利低風險”。
好一個“只要技術不要錢”,這豈止是“不要錢”,簡直是上趕著借給別人錢,想來想去,恐怕也只有今年早些時候國稅總局前副局長許善達等力推的“中國式馬歇爾計劃”能與之比肩。只不過前者是想通過大把借錢讓發達國家把先進技術送來,而後者是想通過大把借錢(5000億美元)讓不發達國家多買中國的東西,把咱們的過剩產能“吃”下來。
能借給別人錢,自己先得有錢。而一說到中國有錢這事兒,勢必有人把“外儲2.13萬億美元”搬出來。不錯,跟只有758億美元外儲的美國比,跟只有430億美元外儲的加拿大比,跟只有不到1000億美元外儲的英國比,跟只有不到1500億美元外儲的法國、德國比,中國確實有錢。但這錢,是政府賬面兒上的錢。而見天嗷嗷叫窮的美國,民間外儲高達9萬億美元,差不多是中國民間外儲的60倍,黃金儲備8134噸,差不多是中國黃金儲備(1054噸)的近8倍。而日本,官方外儲居世界第二,民間外儲3萬多億美元,不但沒有外債,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十個國家還欠了它3000多億美元。至於石油等戰略儲備,說起來更是讓中國難堪,別的不說,就說稀土,資料顯示,日本約83%的稀土來自中國,買進大量稀土後,日本並不急著用,而是把這些足夠用20年的、電子資訊產業急需的資源貯存在海底。結果是,中國的稀土賣不上豬肉的價錢,不產稀土的日本等倒是擁有國際稀土市場的定價權。
說中國富到“不差錢”,基本是自不量力的表現,今年前7月中國實際利用外資同比下降20.3%,其中7月份大降35.71%,在這種情況下嚷嚷“不要錢”,也確乎不合時宜了點。更何況,在聲稱貸款給中國企業“走出去”、給中小企業“幹起來”都“風險大”的時候,為什麼獨給外商提供100%的貸款?既然花旗可以巨虧,通用可以破產,連微軟的比爾·蓋茨都說了,“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既然卷款潛逃的外商有之、騙貨的外商有之、行賄的外商有之、連年製造大面積虧損以逃稅的外商有之,為什麼偏認定外商“高盈利低風險”?
外國月亮並不特別地圓,外商也絕對不是天使,咱們這些年用市場並沒換回多少人家真當成命根子的技術,用借錢的方式並不見得更有效一點。
上趕著借錢給發達國家如是,上趕著借錢給不發達國家同理。且不說當年的“馬歇爾計劃”有著怎樣特殊的目的跟背景,就說借錢本身,除了有錢借之外,更重要的是這錢得能要回來。一旦借出去5000億美元,毫無收益,借款條跟廢紙有多大差異?豈非是頂著借款之名、行著捐款之實,還要引火燒身承擔外交壓力?退一萬步說,就算靠借錢多賣了些中國的東西,那也可能是給了落後產能一線生機,以產能過剩最厲害的鋼鐵業為例,用業內人士的話來說,“別人用鐵礦石做麵包、蛋糕,我們做的連發面餅都不是,是死面餅”!現在借錢讓別人買些“死面餅”,讓某些企業茍延殘喘,過兩年“死面餅”照樣賣不出去。
中國人勤扒苦做、節衣縮食換回的錢,與其借給別人,不如借給自己,當官員、專家可勁兒研究怎麼借錢給別人的時候,不妨研究一下,怎麼貸款給中國的企業、怎麼藏富於中國的百姓。
如需了解更多借錢借貸資訊,請到888借貸網、5880借貸網、money-news錢訊借錢網查詢,為您提供多元化借貸指南。